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抗组胺类药物
这类药物适用于晕车、晕船以及内耳功能紊乱导致的恶心。例如,苯海拉明和茶苯海明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对平衡感觉的过度敏感来缓解症状。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需注意用药时机。
2.5-HT3受体拮抗剂
常用于化疗或术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如昂丹司琼。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神经递质受体,减少恶心信号传递,对恶心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3.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例如甲氧氯普胺、阿普唑仑或多潘立酮,这些药物主要作用于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可加速胃排空,改善胃部滞留引起的恶心。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
4.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胃酸过多或胃食管反流是导致恶心的常见原因之一。奥美拉唑或雷尼替丁可以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从而缓解相关症状。
5.维生素B6和多西拉敏
对妊娠期恶心呕吐有效,安全性较高,是孕妇常用的治疗选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注意避免过量。
6.非处方抗酸剂
如果是由于消化不良或轻微胃酸逆流引起的恶心,可以尝试使用含碳酸钙、氢氧化铝等成分的抗酸剂,这些药物能快速中和胃酸,缓解症状。
恶心的用药需要针对病因,不宜盲目服用药物。如果症状持续或伴随其他严重不适,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