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炎症反应: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周围软组织如韧带和肌腱也可能受到影响,使得局部出现轻度肿胀和疼痛,这是自然的炎症反应。此时,通过冰敷来帮助缓解肿胀,每次持续15-20分钟,并可每天重复数次。
2.活动过度:恢复期内增加活动量过快或负重过多,会导致脚踝负荷过大,引发红肿和疼痛。在这种情况下,应适当减少活动强度,给予脚踝更多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走路。
3.循环不畅:长时间静止或固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也会引起肿胀。建议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之上,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4.物理治疗:参与专业的物理治疗可以加速恢复。理疗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练习,增强脚踝稳定性和灵活性,并通过按摩等手法疗法缓解不适。
5.药物辅助:必要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减轻疼痛和炎症,但需遵医嘱进行,以避免不良反应。
若经过以上措施后症状仍然没有改善,或疼痛明显加重,则应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问题,如感染或骨折愈合不良。在恢复过程中,注意逐步增加活动量,保持合理的康复节奏,能够有效促进骨折后的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