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有很多块状血排出是怎么了

2025-03-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病情分析:月经期间排出块状血液通常是由于子宫内膜脱落时形成的血凝块,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提示某些健康问题。

1.生理性原因

月经期间,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脱落混合月经血液排出。当经血量较大或流速较慢时,血液容易在子宫或阴道内形成凝块。

块状血液通常为深红色或暗红色,呈果冻状,无明显异味。如果没有伴随剧烈痛经或经期延长,一般无需过度担心。

2.子宫收缩不足

子宫的收缩是帮助排除经血和子宫内膜组织的重要机制。如果子宫收缩力较弱,血液可能在子宫内滞留更长时间,增加形成血凝块的机会。

这种情况有时会伴随轻度腹胀感或腰酸,但不会引起严重的不适。

3.经血量异常增加

经血量过多(即月经过多)可能导致血凝块出现。正常情况下,每次月经总失血量约为20-80毫升,如果超过此范围,则属于异常。

导致月经过多的原因可能包括激素水平改变、压力、体重波动等。

4.子宫相关疾病

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可导致月经过多和血凝块。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一种因子宫内膜组织异常分布而引起的疾病,可能伴有痛经、经血量增多及血凝块。

子宫内膜炎或息肉:这些病变可能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产生异常血凝块。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经血中形成较大的血凝块,常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或服用抗凝药物者。

在这种情况下,还可能表现为其他异常出血症状,如皮肤淤斑或鼻出血。

6.生活方式影响

长时间久坐或睡觉时,血液因重力作用停留在子宫或阴道内,容易形成血块。起身活动后,血块被排出。

若血块反复出现且伴有明显的疼痛、不规则出血或经期紊乱,应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病理性原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