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环境因素:春季气温回升、天气变化较大,空气中花粉和其他过敏原增多。这些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个体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抽动症状。
2.压力增加:春季通常是新学期的开始,尤其对学生而言,课业压力和适应新环境的需求可能加重症状。压力和焦虑已被证实与很多神经行为问题相关,包括抽动症。
3.生物节律变化:春季白昼时间延长,人体生物钟也随之调整,这种变化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一些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失衡是抽动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4.感染风险:春季也是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季节,一些研究指出,链球菌感染可能与抽动症状加重有关。
为降低抽动症在春季复发的风险,建议关注环境中的过敏原,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并及时就医以预防或治疗潜在的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