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中风类型判断: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治疗方式不同。缺血性中风主要依赖抗凝或溶栓治疗,而出血性中风可能需手术干预。诊断通常通过CT或MRI完成,而非血管造影。
2.药物剂量调整:对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剂量调整更多依赖于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监测,而不是血管造影。对于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剂量则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合并症考虑。
3.血管造影的作用:血管造影检查主要用于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动脉瘤或其他病变情况,对急性中风的直接诊断价值有限。它更多用于计划介入治疗或术前评估,而非常规用于药物剂量调整。
由此可见,血管造影并非所有中风患者的必备检查项目,特别在药物剂量调整方面,其作用相对有限。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