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角膜缝线的作用:在角膜移植手术中,缝线用于固定移植的供体角膜与受体角膜。缝线张力不均可能导致角膜表面弯曲度变化,从而引发散光。拆线后,这种机械性牵拉消失,角膜形态可以有所调整,但是否达到完全平整取决于角膜愈合状态。
2.拆线的时机和方式:角膜拆线通常发生在手术后6个月至1年,具体时间依据患者的角膜愈合进展确定。医生可能采取部分拆线或全部拆线的方式,以优化角膜形态。如果过早或不恰当的拆线操作,可能引起新的角膜变形或散光加重。
3.个体差异的影响:角膜的厚度、弹性、术后瘢痕形成情况都会影响散光的恢复程度。有些患者在拆线后散光明显减轻,而另一些患者可能仅有小幅改善,甚至维持现状。
4.其他矫正方式:若拆线后残留较高散光,可通过配戴特殊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或角膜激光屈光手术进一步矫正。
术后需定期复诊,监测角膜表面形态及视力变化。同时应遵循医嘱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角膜不良愈合影响最终视力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