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手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需进行血液检查评估炎症程度,并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明确脓肿的具体位置和大小。同时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确保手术期间和之后的安全。
2.麻醉与切口选择:手术通常采取全身麻醉。在确定脓肿具体位置后,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引流途径,主要包括经皮穿刺引流或外科切开引流。
3.经皮穿刺引流:对于脓肿位置较深或接近体表的病例,可在影像设备的辅助下(如超声引导),通过皮肤插入细小的导管,直接进入脓肿部位,将脓液抽吸并建立持续引流通道。
4.外科切开引流:若脓肿位置较浅或者感染范围较大,医生会在腹部切开一个小口,用手术器械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再放置引流管以便术后继续排出余下的脓液。
5.术中监控和脓液分析:在手术过程中对脓液进行取样送检,以明确感染源是否涉及耐药菌等特殊情况,指导后续抗生素使用。
6.术后管理:手术完成后,需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是否减少。抗生素治疗会持续数天至数周,视感染程度而定。当感染完全控制且炎症消退后,一般建议择期进行阑尾切除以防复发。
整个过程注重精确定位、规范操作以及术后护理配合,以降低并发症风险并促进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