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
(1)手术切口感染:由于细菌侵入伤口可能导致局部红肿、疼痛或渗液。应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拆线前每日更换敷料,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腹腔感染:若术中清理不充分可能引起腹膜炎,患者会出现高热、腹痛、恶心等症状。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定期复查。
2.出血
(1)术后早期可能因血管止血不完全导致出血,表现为伤口血性渗出或内出血症状(如面色苍白、脉搏加速)。应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发现问题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避免过度活动,以免牵拉伤口引起二次出血。术后适当卧床休息,逐步恢复活动量。
3.肠梗阻
(1)由术后肠道粘连或麻痹导致,可出现腹胀、呕吐、不排气等症状。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胃肠功能,注意是否恢复正常排便排气。
(2)饮食管理至关重要,术后初期禁食水,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清淡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其他并发症
(1)粪瘘:多见于阑尾穿孔者,表现为切口处有粪便样分泌物流出。需要严格消毒及换药,并保持创面引流通畅。
(2)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者风险增加,应鼓励早期适度活动并佩戴弹力袜进行预防。
术后护理重点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切口护理、饮食调控和活动指导,发生异常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