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手术创面出血风险评估
胃镜电切息肉是一种微创手术,可能会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如果息肉较大、切除范围广或术后创面有明显渗血,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止血措施,如注射止血针。这些止血针通常含有肾上腺素或凝血相关药物,用以促进血管收缩和血液凝固,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2.患者凝血功能状态
如果患者患有基础凝血功能障碍,例如血友病、肝功能异常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术后出血的风险会更高。此类患者更可能被建议注射止血针或采取其他加强的止血措施。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则可能仅通过常规观察即可。
3.术后的监测与处理
术后出血是胃镜电切息肉的一项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5%之间。为预防延迟性出血,医生可能会在术后立即进行局部止血针注射或其他干预。有些患者在术后若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也可能需要补充止血治疗。
4.个体化治疗原则
每位患者的治疗方案应当因人而异,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既往病史和全身状况,制定合理的术后处理方案。有些患者可能不需要注射止血针,而单纯依靠电凝止血、血夹夹闭创面即可达到良好效果。
胃镜电切息肉后是否需要止血针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手术表现,由医生作出专业判断。如有疑虑,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避免擅自用药或忽视术后护理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