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药物治疗:
溶栓药物:发病后尽快使用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可以在3至4.5小时内显著降低致残率。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通常在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使用,以预防再次发生脑梗塞。
抗凝药物: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剂可能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脑梗塞,如心源性栓塞。
控制危险因素药物: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降压药物用于控制高血压。
2.介入治疗:
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机械取栓术是通过导管在血管内直接取出血栓,适合小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
血管支架置入:用于预防再狭窄的情况下,通过支架扩张狭窄部位的血管。
3.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改善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职业治疗:帮助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言语治疗:针对言语或吞咽困难的问题。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神经系统损伤和降低致残率至关重要,尤其是溶栓治疗需要在黄金时间窗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