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综合征病因

2025-01-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病情分析:脑性瘫痪是一种在婴儿早期或出生前后,由于脑损伤或发育异常引起的永久性运动和姿势障碍。其病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前因素:这是导致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占总体病例的70%至80%。包含有:

遗传异常,这可能包括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

孕期感染,例如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病等。

孕期中毒,如酒精中毒或吸毒。

胎盘功能不全,导致胎儿在宫内缺氧。

2.围产期因素:发生在分娩过程中,约占10%至20%的病例。这些因素包括:

分娩时窒息,造成新生儿缺氧。

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这会增加脑损伤的风险。

分娩的机械损伤,如难产或使用产钳。

3.产后因素:这些因素通常出现在生命最初几年的阶段,占10%左右的病例,如:

新生儿期严重黄疸,可能引起核黄疸,导致大脑受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或脑炎。

头部外伤造成的脑损伤。

脑性瘫痪主要由孕期、分娩过程中及出生后早期的各种因素引发,预防和降低风险的重点在于孕期健康管理和良好产科护理,以及避免产后新生儿感染和损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