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是什么意思

2025-01-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液中总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成年人的血清蛋白正常范围通常为60-80克/升,当其低于60克/升时,即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

1.低蛋白血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营养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等。

营养摄入不足:长期的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体内蛋白储备减少,进而造成低蛋白血症。

消化吸收障碍:如慢性胃肠道疾病可能干扰蛋白质的正常消化和吸收。

肝脏疾病: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器官,肝功能不全,如肝硬化,会降低蛋白质合成能力。

肾脏疾病:例如肾病综合征,可导致蛋白质通过尿液大量流失。

2.低蛋白血症的症状多表现为水肿,尤其在下肢,因为低蛋白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使得液体从血管内渗出至组织间隙。还可能出现疲劳、免疫力下降等表现。

3.检测低蛋白血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检测,通过测定血清总蛋白水平来确诊,同时结合其他指标找出病因。

4.治疗低蛋白血症的方法应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处理。一般包括改善营养状况、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补充营养制剂等。

低蛋白血症是一种复杂的临床问题,需根据发生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进一步健康问题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以维持体内蛋白质平衡。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