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主要源于机械性阻塞和输尿管痉挛。当身体站立时,结石在重力作用下可能移至输尿管某些部位,造成堵塞程度相对较轻,因此疼痛感较弱。而躺下后,由于重力方向发生变化,结石可能会更容易嵌顿在输尿管狭窄处,阻碍尿液排出,导致输尿管压力升高,进而引发剧烈疼痛。
2.输尿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区域:起始段(连接肾盂处)、跨髂血管处、进入膀胱前段。结石若卡在这些狭窄区域,在不同体位下可能因尿液推压和结石运动产生不同程度的摩擦和刺激。例如平卧时,尿液可能更集中冲击结石所在部位,加重局部炎症和痉挛。
3.躺下后腹腔内器官的姿态及输尿管走向改变也可能是另一原因。站立时,腹腔内压力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尿液通过输尿管排入膀胱;而躺下时,尿液流动可能受阻,从而加重输尿管的扩张和疼痛。同时,静止状态下神经感受器对疼痛信号的敏感度可能更显著,使得疼痛感放大。
4.体位变化不仅影响输尿管的力学环境,还可能干扰局部血流循环,进一步诱发缺血性疼痛。当结石伴随微小活动时,会刮伤输尿管黏膜,引发急性炎症反应,也可使疼痛因体位改变而加重。
输尿管结石需要及时评估病情,如出现严重疼痛、血尿或其他不适,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活动,多饮水以促进结石排出,同时注意观察体位变化对症状的影响,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医生有助于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