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评估病史和风险因素
了解患者是否有吸烟史、长期接触粉尘或职业性致癌物暴露。
是否伴有结核病、肿瘤家族史或免疫系统疾病相关情况。
年龄大于50岁、有肺癌高危因素者需特别警惕恶性可能。
2.影像学检查与特征分析
首选胸部增强CT,明确结节的大小、数量、形态及边缘特点。
界限模糊、毛刺状或分叶状边缘的结节常提示恶性倾向。
同时需评估是否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
3.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测
痰细胞学检测可以排查恶性肿瘤蛛丝马迹。
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NSE、CYFRA21-1的水平可为诊断提供线索,但不能单独确诊。
若考虑感染性原因,可行病原学检测如结核菌培养或免疫学相关试验。
4.组织病理学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或怀疑恶性病变的病例,建议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或经皮肺穿刺活检。
在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无明确结果时,手术切除部分病灶获取病理诊断是明确性质的重要途径。
5.定期随访观察
如果初步判断为良性结节,建议3-6个月复查CT观察病变变化。
稳定不变的结节通常为良性病变,而迅速增大的结节则需进一步干预。
6.治疗方向
感染性病因需根据病原体特点选择抗菌药物或抗结核治疗。
恶性病变应尽早进入肿瘤专科进一步评估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手术、放疗或化疗。
自身免疫性病变可考虑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多发性肺结节的发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恶性,但决定管理策略必须基于充分的证据和规范的评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