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定义及分类:肺结节通常指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部局限性密度增高病灶,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结节多与感染、炎症或瘢痕有关,占全部肺结节的80%-90%。
2.感染性结节的发生率:感染性肺结节(包括因肺炎导致的炎性假结节)较为常见。据统计,约50%的急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能出现局灶性炎症浸润,而部分浸润在愈后会形成瘢痕样小结节。
3.炎症后肺结节的特点:肺炎愈合后的结节影像学表现通常为边界清楚、不规则的瘢痕改变,密度可能较高,且稳定性较强,不具备快速生长的特征。
4.影响因素:是否出现肺结节与感染的种类、严重程度、个体免疫反应及治疗时机等密切相关。例如,结核性肺炎愈后常遗留钙化结节,而普通社区获得性肺炎罕见此类表现。
5.鉴别诊断的重要性:由于肺结节的成因复杂,需通过进一步影像学随访或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临床上建议对未明确性质的肺结节定期复查影像以观察动态变化。
肺炎虽可间接引发肺结节样表现,但多数属良性。发现肺结节应结合具体病史、影像学特征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