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判断肺结节的性质
通过胸部CT扫描评估肺结节大小、形态及边缘特征。如果结节直径小于6毫米且无恶性特征,则多为良性,无需特殊干预;如果大于8毫米或存在不规则边缘、毛刺等特征,则需进一步检查。
2.感染控制与抗炎治疗
肺结节若疑似由炎症反应引起,需要继续控制感染。对甲型流感患者,可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同时辅以广谱抗生素治疗继发细菌感染。
3.定期影像学随访
对于未明确性质的肺结节,需定期复查影像学。通常建议在发现后的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分别进行复查,以观察结节是否变化,评估其动态进展。
4.排除其他疾病
若肺结节持续增大,应排除其他潜在原因,如结核病、真菌感染或肿瘤。此时可能需要进行痰液培养、支气管镜检查或穿刺活检。
5.介入或手术治疗
如果肺结节被怀疑为恶性病变或对患者健康造成威胁,可考虑外科手术切除,或采用射频消融等微创手段。术后标本可进一步确诊结节性质。
肺结节的处理必须基于详细的病史、全面的检查结果和专业判断,不宜自行决定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