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评估梗阻原因和部位
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可以帮助明确结石的位置与大小,以及输尿管是否存在狭窄、扭曲或其他解剖异常。如果发现器质性因素导致导丝无法通过,需在术中谨慎处理。
2.更换细径导丝或使用特殊工具
若常规导丝受阻,可尝试使用直径更小、更柔软的导丝,以便通过狭窄部位。也可借助球囊扩张导管、斑马导丝等专用设备对狭窄处进行扩张,增加成功几率。
3.逆行造影明确路径
在术中通过逆行注入造影剂,观察输尿管的形态及梗阻区域的细节。这有助于确定导丝推进的方向,避免误穿组织。
4.尿路引流
如果短时间内无法突破梗阻,可选择暂时放置输尿管支架或进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积存的尿液并缓解压力,待炎症消退后再择期手术。
5.上段结石的其他治疗方式
对于较高位置的结石或严重梗阻的患者,可考虑改为经皮肾镜取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以解决导丝无法通行的困境。
6.必要时进行开放或腹腔镜手术
在少数病例中,如复杂的输尿管狭窄合并较大的结石,微创技术未能解决问题时,可采用开放或腹腔镜手术直接移除结石。
合理处理导丝无法通行的情况,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和患者个体差异调整治疗策略,同时注意减少二次损伤和相关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