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处理:
骨折发生后,首要任务是通过固定装置如石膏或夹板稳定骨折部位。
期间需要休息并抬高患肢,以减少肿胀和疼痛。通常建议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使用冰敷可以有效减轻局部肿胀,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
2.恢复期锻炼:
固定装置拆除后,恢复期重点在于逐步重建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早期可能需要进行被动活动练习,由理疗师协助,将关节缓慢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随着康复进程,增加主动活动,鼓励患者自行进行踝关节屈伸和旋转运动。
此阶段还可能用到热敷,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愈合。
3.强化期巩固:
进入强化阶段后,患者将开始逐渐承重和行走训练,可使用辅助设备如拐杖。
加强平衡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以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
力量训练也非常重要,包括小腿、踝关节周围和足底肌肉的练习。
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步过渡到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过程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以便全面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和灵活性。在康复过程中,应遵循专业医护人员的建议进行合理的活动安排,避免盲目加大强度,以免造成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