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大脑、脊髓或周围神经的损伤导致的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失常。这种病因复杂,涉及神经传导途径的改变。
2.在中医理论中,神经源性膀胱可能被视为“肾虚”、“气滞血瘀”或“湿热下注”等病证的表现。中医会根据不同体质和症状,采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调理,以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
3.中药常用方剂包括补肾固摄类药物,如熟地黄、山药、五味子,以及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川芎等。这些药物旨在调节全身机能,提高人体自愈能力。
4.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帮助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加局部血流量,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5.目前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中医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在接受中医治疗时,应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中医在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中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不能替代现代医学的标准治疗方法。专科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对于管理这种复杂的疾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