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柴胡:辛凉解表,舒肝解郁,常用于调和肝脾。
2.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清除体内湿热。
3.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改善消化功能。
4.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帮助消化并减轻腹胀。
5.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6.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也可缓急止痛。
7.生姜、大枣:增强温中补气的效果,调和脾胃。
该方剂综合作用在于调理肝脾、清热利湿,对因湿热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或腹泻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及病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