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作用机制:靶向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
阻断血管生成:某些靶向药物可以阻止肿瘤生成新的血管,从而切断其营养供应。贝伐单抗就是一个例子。
抑制信号传导:一些靶向药物可以干扰癌细胞内部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其增殖。例如,西妥昔单抗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来阻止癌细胞分裂。
诱导细胞凋亡:部分靶向药物能够直接诱导癌细胞死亡,例如雷莫芦单抗通过干扰细胞内的一些关键途径,使癌细胞自我毁灭。
2.适用人群:并非所有直肠癌患者都适合使用靶向药物。通常,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癌细胞是否存在特定的分子靶点。例如,KRAS野生型的直肠癌患者更可能从抗EGFR疗法中获益。
3.副作用:虽然靶向药物相对于传统化疗药物有较少的副作用,但仍然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例如,高血压、皮疹、腹泻等都是常见的副作用。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或采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4.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表明,靶向药物在延长直肠癌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个体差异较大,对某些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直肠癌靶向药物通过多种机制精准攻击癌细胞,适用于特定基因类型的患者,其副作用较轻但仍需注意。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