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起源与历史:
艾灸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已有相关记载,说明其在古代医学中的重要性。
2.材料与方法:
使用艾草制成的艾绒,通过燃烧产生热量,施加于特定穴位。常用方法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
3.主要作用:
温通经络: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祛湿散寒:适用于寒湿引起的不适症状。
增强免疫:促进身体自愈能力。
4.应用范围:
常用于缓解肌肉痛、消化不良、关节炎等问题。
艾灸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施灸位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