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5-HT3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帕洛诺司琼。
机制:通过阻断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HT3受体,减少呕吐反射。
使用频率:通常在化疗前30分钟至1小时给予,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呕吐。
2.NK1受体拮抗剂:
常用药物:阿瑞匹坦、非阿瑞匹坦。
机制:通过阻断神经激肽1(NK1)受体,抑制与呕吐相关的信号传递。
使用频率:通常与5-HT3受体拮抗剂和皮质类固醇联合使用,有助于预防延迟性呕吐。
3.皮质类固醇:
常用药物:地塞米松。
机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推测与减少炎症和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有关。
使用频率:常作为辅助药物,与5-HT3受体拮抗剂和NK1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提高止吐效果。
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可能导致对药物反应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化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