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症状表现:
外阴区块状或斑点:多数患者会在外阴部发现异常的肿块或斑点,这些区域可能会比周围皮肤颜色更深或更浅。
瘙痒和疼痛:持续性的瘙痒和疼痛是常见症状,尤其是在肿块或斑点处。
出血和分泌物:不明原因的外阴出血或非经期分泌物增加,需引起重视。
2.体征变化:
皮肤溃疡:随着病情进展,外阴皮肤可能会出现溃疡、裂口或糜烂。这些溃疡可能难以愈合,并伴有恶臭。
硬结和增厚:患处皮肤可能变硬、增厚,这种质地变化多提示疾病已进入晚期。
3.分期进展:
I期:癌变局限于外阴表面,肿瘤小于2厘米。
II期:肿瘤大于2厘米,但仍局限于外阴,不涉及其他器官。
III期:癌细胞扩散至邻近组织或淋巴结。
IV期:癌细胞扩散至远处器官,如膀胱、直肠或远处淋巴结。
4.诊断手段:
活检:通过外阴活组织检查确诊癌变性质。
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癌症扩散情况。
5.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早期患者多采用局部切除术,晚期可考虑广泛切除或根治性手术。
放射治疗:适用于某些无法手术的病例。
化疗:多用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可能与放疗联合使用。
外阴癌是一种需要积极监测和早期干预的疾病。定期体检和自我检查能够帮助早期发现异常,尽早就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