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淋病奈瑟菌和支原体,可能导致急性尿道炎,进而引发溃疡。
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可以导致生殖器疱疹,进而引发尿道溃疡。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虽然少见,但也可能引起尿道溃疡。
2.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贝赫切特病,这是一种多系统炎症性疾病,可导致口腔、皮肤和生殖器溃疡,包括尿道溃疡。
化学刺激:某些清洁剂或避孕药物可能对尿道黏膜造成化学性损伤,引发溃疡。
外伤:剧烈运动、性交或使用不当的医疗器械可能造成尿道内壁损伤,导致溃疡形成。
3.症状表现:
疼痛:排尿时尤其明显,可能伴随烧灼感。
分泌物:若溃疡合并感染,可见脓性、血性分泌物流出。
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由于尿道炎症和刺激引起。
4.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尿液分析、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帮助确定感染病原。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尿道镜检查,直接观察尿道内情况以明确溃疡位置和程度。
5.治疗方案:
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对症处理:止痛药物、局部用药,如高锰酸钾坐浴,有助于缓解症状。
避免诱因: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注意卫生,避免外伤。
尿道溃疡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为关键。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避免并发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有助于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