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风险:静脉穿刺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无菌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体内,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
2、静脉炎:反复或长期进行静脉输液,尤其是在同一部位,可能导致静脉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还可能形成血栓性静脉炎。
3、输液反应:某些药物在静脉内注射可能引起输液反应,如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疹、瘙痒,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
4、电解质紊乱:长期、大量输液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这类情况往往因补液方案不当或输液速度过快所致。
5、心血管系统负担:对于老年人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大量快速输液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引发心力衰竭或加重原有的心脏疾病。
6、空气栓塞:若输液过程中有空气进入静脉,可能导致空气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7、肝肾功能损伤:某些药物通过静脉快速注入,可能对肝脏或肾脏产生毒性作用,尤其是在药物剂量较大或患者原本肝肾功能不全时。
8、药物相互作用:同时输入多种药物时,可能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或毒性增加。
9、局部组织损伤:若输液时药物渗漏到血管外,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溃疡或感染。
尽管静脉输液在临床上非常普遍且有效,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权衡利弊,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