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沙眼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直接接触:通过与患者的眼分泌物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通过污染的手、毛巾、面盆等物品传播。
飞沫传播:通过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接触眼睛或其他物品传播。
2.结膜炎则是指结膜(眼白部分和内眼睑)的炎症,常见原因包括细菌、病毒、过敏原和化学物质等。其具体类型和病因包括:
细菌性结膜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病毒性结膜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包括腺病毒和疱疹病毒。
过敏性结膜炎:由过敏反应引起,如花粉、宠物皮屑等。
化学性结膜炎:由化学物质刺激所致,如化妆品、洗涤剂等。
3.在症状方面,两者也有明显差异:
沙眼的早期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异物感、轻度眼红、黏液样或脓性分泌物等。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角膜血管翳、滤泡形成、瘢痕及视力受损等严重表现。
结膜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眼红、流泪、分泌物增多(细菌性感染时为脓性,病毒性感染时为清水样)、眼痒(尤其是过敏性结膜炎)以及畏光等。
4.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沙眼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如四环素、红霉素等药物,并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结膜炎的治疗则根据具体病因决定:
细菌性结膜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病毒性结膜炎: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过敏性结膜炎:使用抗组胺药物滴眼液,避免接触过敏原。
化学性结膜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必要时使用抗炎药物。
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或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