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每天步行30分钟可以显著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步行能够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一项涉及33,000名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每天步行5公里的人,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31%。
2.糖尿病:
定期步行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步行30分钟,可以将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30%。
步行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代谢,从而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3.肥胖症:
每天步行一小时可以消耗约300至400卡路里,一个月坚持下来可减轻约1公斤体重。
长期坚持步行能够改善新陈代谢,增加肌肉质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效防止体重反弹。
4.抑郁症:
步行对心理健康也有显著作用。一项研究显示,每周步行150分钟可以减轻抑郁症状。
步行时人体会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被称为“幸福激素”,能够提高情绪,减少焦虑和压力。
通过以上数据,可见步行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对多种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步行,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