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介入治疗的指征有哪些

2025-01-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病情分析:脑梗死介入治疗的指征主要包括在特定时间窗内出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显示大血管闭塞以及没有明显出血风险的患者。

1.时间窗:介入治疗通常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患者。随着技术和研究的进展,一些情况如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治疗时间窗可以延长至24小时。如果在6至24小时之间进行介入治疗,则需使用某些成像技术(如CT灌注成像或MRI)确认有足够的可挽救脑组织存在。

2.影像学:CT或MRI影像显示有大血管闭塞,这包括颈内动脉、中动脉主干或基底动脉的闭塞。需要排除颅内出血的可能,因为出血性病变是介入治疗的禁忌症之一。

3.症状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通常用来评估卒中严重程度。一般而言,NIHSS评分在6分以上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介入治疗,以期获得更多的功能改善。

4.年龄与基础疾病:虽然年龄本身不是绝对禁忌,但一些研究指出高龄患者在手术时可能面临更高风险。同样地,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或近期有重大手术史的患者,介入治疗的风险也可能增大。

5.出血风险:评估患者是否服用抗凝药物或有出血倾向非常重要。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特定逆转剂可以降低出血风险,使某些患者仍然适合介入治疗。

了解这些指征有助于在急性脑卒中事件发生时迅速识别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从而提高预后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