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乳糖酶缺乏:在全球范围内,大约65%的人口在幼年期之后会出现某种程度的乳糖酶活性降低。这意味着他们无法有效地消化摄入的乳糖。
2.消化道症状:由于乳糖未被完全分解,它在大肠中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可能引起腹泻、腹胀、腹痛和排气增多。
3.遗传因素:乳糖不耐受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某些种族如东亚人群中更为常见,发生率约在70%-100%。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自然下降,因此成人比儿童更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
5.其他健康问题:一些疾病或治疗,如肠炎、乳糜泻等,也可能临时影响对乳糖的耐受性。
如果饮用牛奶后经常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尝试乳糖含量较低的牛奶产品或者使用乳糖酶补充剂。同时,还可以通过将牛奶换成植物基代替品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