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 颈部肌腱损伤和颈椎病有何区别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发病原因
颈部肌腱损伤:通常由外力引起,例如运动时过度拉伸、急性扭伤或长时间维持不良姿势导致的软组织劳损。
颈椎病:主要因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或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根、脊髓或血管而发生,多与年龄增长、长期伏案工作、不良姿势以及慢性劳损有关。
2.症状表现
颈部肌腱损伤:以局部疼痛为主,疼痛常位于某一特定区域,可伴随压痛点或肿胀,活动受限但一般不涉及神经症状。症状多为急性发作,通常与明确的诱因相关。
颈椎病:疼痛可能辐射至肩膀、手臂甚至手指,伴随麻木、无力等神经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表现,尤其当累及椎动脉时。颈椎病症状多呈慢性进展性,发病缓慢。
3.检查诊断
颈部肌腱损伤:体格检查可能发现压痛或红肿,X光片通常无异常,必要时可通过超声或核磁共振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
颈椎病: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或核磁共振)常显示颈椎间盘突出、骨刺或椎管狭窄等结构性病变,神经电生理检查也可能提示神经受压。
4.治疗方式
颈部肌腱损伤: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热敷、物理治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恢复期适当进行功能锻炼。
颈椎病: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治疗方式,包括改变生活习惯、佩戴颈托、康复锻炼、口服药物(如止痛药、神经营养药)、物理治疗或介入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二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均有显著差异,应结合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进行区分,以避免误诊和延误治疗。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