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过度使用:长期进行某种动作或运动会导致肌肉劳损,引发疼痛。例如,剧烈的体力活动后,身体可能需要数天时间来恢复,这期间可能会感到肌肉酸痛。
2.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发生在进行不习惯或强度较大的运动之后,尤其是包括大量离心运动的情况下。这种疼痛通常在运动后24至72小时内达到高峰,并在几天后缓解。
3.肌肉损伤或拉伤:急性损伤如扭伤或拉伤会导致肌肉纤维撕裂,产生剧烈疼痛。这种情况在突然用力或运动时更为常见。
4.感染或炎症: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会导致全身性肌肉疼痛。肌炎及其他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的肌肉疼痛。
5.慢性疾病:如纤维肌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病症状之一可能包括持续性的肌肉疼痛和僵硬。
6.电解质失衡:低钾、低钙或低镁水平可能导致肌肉抽筋和疼痛,因为这些矿物质对于肌肉功能至关重要。
7.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可能导致肌肉疼痛作为一种副作用。
肌肉疼痛通常是短暂且无害的,但如果疼痛持续不减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肿胀或极度疲惫,应考虑就医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适当休息、冰敷热敷交替、保持充足水分以及注意饮食平衡有助于缓解一般的肌肉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