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温度骤降:当外界温度迅速下降到0℃以下时,未保护的皮肤暴露在低温下,会导致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表面的血流量,从而容易引发冻伤。
2.风速影响:风速越大,体热散失越快,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更低。在强风条件下,冻伤发生的风险显著增加。例如,在-10℃的环境中,若风速达每小时40公里,体感温度可降低至-30℃,增加冻伤风险。
3.暴露时间: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会增加冻伤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暴露超过30分钟就可能引起冻伤症状,尤其是在极端寒冷的条件下。
4.潮湿条件:潮湿的衣物和环境会加速体温的流失,使肌肤更易受到冻伤。即使温度不是极端低,湿冷的条件也增大了冻伤的风险。
5.个人因素:如年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穿戴合适的保暖装备等都会影响冻伤的发生。在体温调节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幼儿中,冻伤的风险更高。
保持身体的温暖和干燥,以及尽量避免在极端寒冷的天气中长时间暴露,是预防冻伤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