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药物因素: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时,尤其是在剂量超过身体需求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和其他药物也可能干扰血糖水平,引发低血糖。
2.饮食不足:
长时间不进食或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取不足会使得体内葡萄糖供应减少,进而引发低血糖。
营养不良或严重节食也可能导致血糖水平降低。
3.运动过量:
进行过度的体育锻炼或高强度活动会消耗大量能量,如果没有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就可能发生低血糖。
4.饮酒:
酒精可以抑制肝脏释放葡萄糖入血,并可能与降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引发低血糖。
5.内分泌失调:
某些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阿狄森病)和垂体功能低下,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导致血糖水平过低。
6.肝脏疾病:
肝脏是储存和释放葡萄糖的重要器官,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会影响肝脏功能,从而可能导致低血糖。
7.胰腺疾病:
胰岛细胞瘤等胰腺疾病可能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低血糖。
预防低血糖的关键在于保持饮食规律,合理用药和适度运动。如果出现头晕、饥饿感、心悸或出汗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补充含糖食物,如果汁或糖果。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