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类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2025-01-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噻嗪类降压药是一类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但它们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电解质失衡、代谢紊乱和过敏反应。

1.电解质失衡:噻嗪类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起到利尿作用,这可能导致几种类型的电解质失衡。

低钾血症:由于增加了钠排泄,伴随会有钾的流失,约10-20%的患者可能出现低钾血症。

高钙血症:这些药物可能减少尿钙的排泄,从而导致血清钙浓度升高。

低镁血症: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体内镁含量下降。

2.代谢紊乱:噻嗪类药物可能影响糖脂代谢。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药物可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风风险。

血糖升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加剧,血糖水平上升的情况。

血脂异常:可能导致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

3.过敏反应:虽然较少见,但噻嗪类药物可引发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或光敏感。

在使用噻嗪类降压药时,应定期监测电解质和代谢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这些不良反应的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