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足踝后方,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1.太溪穴主要用于治疗肾虚相关疾病。它有助于补肾壮阳,改善腰膝酸软、耳鸣、遗精等症状。
2.该穴位常用于调节身体的水液代谢,有助于缓解浮肿。
3.在中医理论中,刺激太溪穴可以帮助稳定情绪、改善失眠、增强免疫力。
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翻时,太溪穴直上2寸的位置。
1.复溜穴主要用于调节体内水液平衡和促进利尿,对于水肿、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它在增强肾气方面有显著效果,可用于缓解肾气不足引起的症状,如盗汗、尿频。
3.该穴位被认为能够温阳散寒,可用于缓解怕冷、四肢冰凉等阳虚表现。
从上述可知,太溪穴和复溜穴在中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调节肾功能和水液代谢方面。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针灸或指压,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