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接触史:如果曾经被来历不明的哺乳动物(尤其是狗、猫、蝙蝠等)咬伤或抓伤,应特别警惕被感染的风险。任何皮肤破损或粘膜接触到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唾液都应引起注意。
2.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到3个月,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短至一周或长达一年。这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为何早期识别和处理暴露风险极为重要。
3.早期症状:最初的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以及局部伤口处的刺痛或瘙痒感。这些症状在很多疾病中都会出现,并不特异于狂犬病。
4.神经系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焦虑、混乱、激动、幻觉、失眠、怕水(吞咽困难并伴有恐惧)、怕光、肌肉痉挛等,这些都是狂犬病较晚期的表现。
5.确诊方法:狂犬病的确诊需要医学专业人员通过特定的实验室检测进行,一旦出现疑似症状,立即就医十分必要。
狂犬病预防胜于治疗,接触可疑动物后应尽快使用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性注射。及早发现和处理能显著降低患病风险,在暴露后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是确保健康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