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动物类型:大多数狂犬病病例与犬类有关,但猫、蝙蝠、狐狸等野生动物也可能传播狂犬病毒。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抓伤存在一定风险。
2.伤口类型: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皮肤破损进入人体。较浅的抓伤,尤其是不出血者,感染几率相对较低,但并不等于没有风险。
3.暴露等级: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I级为无暴露,II级为轻微暴露(如未出血的抓伤),III级为严重暴露(如出血的咬伤或抓伤)。II级暴露需要考虑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
4.伤口处理:及时清洗伤口可以减少感染风险。建议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毒。
5.疫苗接种:在高风险地区或高危职业人群中,预先接种狂犬病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被动物抓伤后,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狂犬病是致命的,一旦症状出现,几乎总是致命。即使是小伤口,如果怀疑存在狂犬病风险,应立即寻求医疗建议并考虑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