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四项检查结果这么看

2024-11-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血凝四项检查是一种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常规化验,通过对四个关键指标的测定,了解机体的凝血和溶栓系统状态。这四项指标分别是: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

1.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正常范围一般在11-16秒之间。PT延长可能提示肝病、维生素K缺乏或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的影响;PT缩短较为罕见,多见于血栓倾向。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于评估内源性凝血途径。正常值一般为25-35秒。APTT延长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肝病及抗凝药物治疗;APTT缩短则可能提示高凝状态或检测误差。

3.纤维蛋白原:FIB是参与凝血过程的重要蛋白质。正常范围约为2.0-4.0克/升。FIB水平升高常见于急性炎症、妊娠晚期及某些恶性肿瘤;FIB降低则可能与肝硬化、大面积烧伤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关。

4.D-二聚体: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标志物。正常数值通常小于500微克/升。D-二聚体升高提示体内存在异常的纤溶活动,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或创伤后恢复期;但单靠D-二聚体无法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通过血凝四项检查,可以有效识别和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辅助诊断相关疾病。同时,不同实验室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参考值,应以具体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为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