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2024-11-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定期监测。

1.手术治疗:

对于已确诊的HNPCC患者,通常首先考虑手术切除受影响的肠段。

如果发现多个肿瘤或高风险因素,可选择全结肠切除或次全结肠切除,以减少复发风险。

2.化疗治疗:

术后根据病情需要,可能会进行辅助性化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等。

辅助性化疗的目的是消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几率,提高生存率。

3.定期监测与预防:

高危人群应从20-25岁开始,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异常病变。

监测范围还应包括胃镜检查和妇科检查,因为HNPCC患者患其他相关癌症的风险也较高。

4.遗传咨询与检测:

家族成员应接受遗传咨询,并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携带致病基因的无症状个体应遵循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干预。

早诊断、早治疗和定期监测是有效控制HNPCC的重要手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