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摄入热量不足:当每日摄入的热量低于身体所需时,会引发饥饿感。成人女性每日所需的热量约为1800-2400卡路里,而男性为2200-3000卡路里。限制过度可能导致能量不足,诱发饥饿感。
2.营养不均衡:即使总热量满足,但若宏观营养素比例不佳(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仍可能感觉饥饿。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建议每餐摄入适量的蛋白质(15-30克)和健康脂肪,以帮助延长饱腹时间。
3.饮食纤维不足:膳食纤维可促进饱腹感,并有助于消化。如果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蔬菜、水果以及全谷类食物(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纤维),容易导致饥饿。
4.脱水:有时人体误将口渴感误认为饥饿。成年人每天应摄入约2升水,以确保体内水分充足。保持良好的水合作用能够减少饥饿感。
5.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习惯性进食行为也会影响饥饿感。情绪和环境变化可能导致身体在实际不需要食物时依然产生饥饿信号。
6.激素波动:减肥期间,因热量摄入减少,可能导致负责调节饥饿感的激素(如瘦素、饥饿素)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饥饿感知。
为了在减肥期间有效管理饥饿感,可以尝试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每日活动量,以便更好地满足身体的整体需求。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和关注心理健康也是改善饥饿感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