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未切除胃部而进行造瘘手术的后续处理方式是什么

2025-03-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胃癌患者在未切除胃部的情况下进行造瘘手术后,后续处理主要围绕营养支持、并发症管理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展开。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方式:

1.营养支持与管理

胃造瘘术后的患者往往无法通过正常饮食获取足够营养,需要依赖肠内或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通过造瘘口直接输入流质食物或专业营养制剂。通常每日需要提供25-30千卡/千克的能量和1.2-2克/千克的蛋白质,以满足代谢需求。

若肠道功能受限,可转为肠外营养,通过静脉给予葡萄糖、脂肪乳剂及氨基酸等。

2.造瘘口护理

造瘘口易发生感染、渗漏或堵塞,需定期清洁和评估。

每日用无菌盐水清洗造瘘周围皮肤,保持干燥。

定期更换导管,根据医生建议更换间隔一般为每4-6周一次。

如果出现红肿、分泌物增多或疼痛,应立即处理,以防止严重感染。

3.癌症治疗的继续推进

胃癌的根治性治疗可能因患者体质、肿瘤位置或晚期病情限制而无法完成胃切除。此时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化疗:使用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案,有助于控制肿瘤生长及转移。

靶向治疗:对于特定分子标记阳性的患者,如HER2阳性者,可使用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免疫治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对晚期胃癌患者可能有效,但需根据个体状况和基因检测结果决定。

4.心理与社会支持

长期依赖造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同时影响日常社交活动。配合心理咨询及家属支持,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

5.生活质量的提高

可针对症状提供对症处理:

疼痛管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或神经阻滞技术缓解癌痛。

恶心呕吐:根据情况调整抗恶心药物如5-羟色胺拮抗剂或NK-1受体拮抗剂。

营养改善:辅以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以及适度身体活动提升体能。

胃癌造瘘术后管理的目标是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患者需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应对疾病进展或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