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显示,约70%-90%的胃消化性溃疡患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该细菌会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损伤,使溃疡区域难以愈合。如果未根除幽门螺杆菌,溃疡反复发生的几率非常高。
2.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长期服用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对保护胃黏膜至关重要。这种损伤机制不仅能诱发溃疡,还能干扰受损黏膜的愈合过程。
3.胃酸分泌过多:过量的胃酸会直接侵蚀胃黏膜,加重溃疡面积,同时影响局部组织的修复能力。某些疾病(如卓-艾综合征)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多,从而显著延缓溃疡愈合。
4.血流供应不足:胃黏膜组织的再生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如果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问题,胃壁的血流量减少,修复速度会明显降低。
5.吸烟和饮酒:尼古丁可刺激胃酸分泌并减弱胃黏膜屏障功能,酒精则直接损害胃黏膜细胞,这两者都会妨碍溃疡的愈合。
6.精神压力:慢性应激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轴间接增加胃酸分泌并影响胃黏膜的血流调节,从而延缓溃疡修复。
7.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A和锌等营养物质不足会削弱机体的修复能力,进而影响胃黏膜的愈合。
避免上述因素的持续作用是促进胃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