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配制遵循什么原则

2025-03-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肠外营养配制需严格遵循科学原则,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减少代谢并发症,同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疾病状态、代谢情况及病程等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成年患者每日能量需求通常为25-30千卡/公斤,而重症病人的能量需求可能更高或有所调整。蛋白质供给约为1.0-2.0克/公斤/日,脂肪提供总热量的20%-30%,碳水化合物提供总热量的50%-60%。

2.三大营养素比例合理:确保葡萄糖、脂肪乳剂和氨基酸的搭配合理。葡萄糖的输注速度一般不超过每分钟0.25克/公斤,以避免高血糖。脂肪乳剂每天最大输注量一般为1.5-2.0克/公斤,避免脂肪超负荷。氨基酸摄入要以维持氮平衡为目标,以满足蛋白质代谢需求。

3.微量元素与维生素补充:适当补充钾、钠、钙、镁、磷等电解质,按具体需要调整用量。同时添加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及B族维生素,以防止长期使用肠外营养导致的缺乏性疾病。

4.无菌操作原则:肠外营养液的配制及输注过程要求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预防感染。输液管路需定期更换,每袋营养液的输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5.液体平衡监测:综合考虑患者每日入液量,包括基础液体需求与营养液体量,以及排液量如尿量、汗液等,维持液体收支平衡。成年人每日液体需求通常为30-40毫升/公斤。

6.动态评估与调整:定期监测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分析等指标,根据患者代谢状况及时调整营养液成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肠外营养配制强调精准与规范,既要满足患者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还需预防可能的并发症,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性保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