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炎症性肠道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影响直肠和结肠黏膜层,症状包括腹泻、便血和腹痛。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加,每10万人中约有100-200人受影响。
克罗恩病:可累及整个胃肠道,从口腔到肛门最深的组织层均可能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腹痛、体重减轻和慢性腹泻。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5-20人。
2.感染性肠道疾病
病毒性肠炎:如由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引起,表现为急性腹泻、呕吐和发热。儿童是高发人群,每年导致数百万病例。
细菌性肠炎: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感染所致,通常因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发病,可能表现为剧烈腹泻甚至脱水。
3.功能性肠道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一种以慢性腹痛和排便异常为特点的功能紊乱,全球流行率约为11.2%。其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和压力相关。
慢性便秘:指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大便困难状态,女性发病比例高于男性,尤其是老年人群。
4.其他类型肠道疾病
肠梗阻: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是外科急症之一,可由肿瘤、粘连或嵌顿疝引起。
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过180万例。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晚期可表现为贫血、腹痛和体重下降。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控制肠道疾病至关重要。保持健康饮食习惯、避免不洁饮食及注意规律作息对肠道功能的维护有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