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正常成人乙状结肠的长度一般在40-65厘米之间。如果超过正常范围,并伴随相关症状,就可考虑乙状结肠冗长症。其发生率在人群中并不十分罕见。
2.乙状结肠长度过长,可能使粪便在其中滞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引发便秘。患者还可能因肠管过长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引起腹胀、腹痛等症状。
3.儿童和青少年中,该病可能与先天性因素相关,比如肠管发育异常;成年人则更多由于后天因素,如长期慢性便秘、不良排便习惯或饮食纤维摄入不足等。
4.诊断通常依靠影像学检查,比如钡剂灌肠X线检查或CT三维成像,这些可以清晰显示乙状结肠的长度和走行特点。
5.治疗方式与严重程度和症状有关。轻症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摄入膳食纤维和水分)、规律排便以及使用软化大便的药物来改善症状。重症患者,如出现难治性便秘或反复肠梗阻,可能需要手术切除部分乙状结肠。
应当关注生活中的早期症状,如长期便秘或腹胀,避免症状加重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