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习惯问题:长时间未进食或饮食过于清淡会导致胃内食物快速排空,引起持续性的饥饿感。一般情况下,胃在进食后2-4小时会开始排空,若间隔时间过长可能造成这种感觉。
2.胃酸分泌过多:胃酸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消化液,正常情况下能够帮助消化食物。但当胃酸分泌过多时,会刺激胃黏膜,产生类似饥饿的灼烧感。此现象常见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3.低血糖:血糖水平过低会引发大脑中控制食欲的区域发出饥饿信号。这通常发生在空腹时间过长,或高糖饮食后血糖迅速下降的情况下。
4.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快身体代谢,使人容易感到饥饿。这种情况还可能伴随体重下降、多汗、心悸等症状。
5.胃动力异常:胃蠕动过强或胃排空过快会导致进餐后的饱腹感难以持续,出现频繁饥饿的感觉。
6.精神因素:焦虑、压力过大或睡眠不足可能干扰体内激素调节,如瘦素和胰岛素,从而增加食欲,使胃产生持续的饥饿感。
7.某些药物影响:如服用降糖药、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导致食欲旺盛,引发胃部持续饥饿的主观感受。
这种饥饿感如果长期存在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例如胃痛、反酸、体重异常变化等,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