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妊娠期心脏负担增加:怀孕期间,女性的心血管系统会经历显著变化,包括血容量增加50%左右,心率增加10-20次/分钟,心输出量增加40-50%。这些生理变化可能导致原有心脏病加重或诱发心脏疾病。
2.常见症状与体征:心脏问题可能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心悸、水肿等。严重时可能出现晕厥、呼吸急促、大汗淋漓等紧急情况。
3.常见心脏疾病:
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可分为慢性高血压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后者包括子痫前期,是一种孕期特有的疾病。
心律失常:妊娠期间因心脏负担增加可能出现心律不齐。
心肌病: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多发生在妊娠晚期至产后6个月内。
4.诊断与监测:对于怀疑存在心脏问题的孕妇,应及早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定期产检能够帮助早期发现异常。
5.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根据具体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控制血压的药物需特别谨慎,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必要时住院观察:在症状明显或者病情进展时,可能需要住院接受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心脏问题在孕期管理中尤为重要,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来确保母婴安全。通过积极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妊娠期心脏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