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高纤维饮食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加速粪便排出。每天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常见的高纤维食物包括全谷物、蔬菜、水果和坚果。例如,100克熟麦片含有约10克膳食纤维,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约含3克膳食纤维。
2.补充足够水分:
缺乏水分会导致粪便变硬,排出困难。建议每日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具体需求可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调整。水分充足可软化粪便并促进排便。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日定时如厕能够帮助建立规律的排便反射,早晨起床后或早餐后通常是最佳时间。如果出现便意,应立即前往厕所,避免长期忍便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4.增加身体活动:
适度运动可以刺激肠道蠕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游泳,有助于缓解便秘。
5.饮用促进肠道活跃的饮品:
温热的水或蜂蜜水在清晨空腹饮用,可以刺激肠道;喝咖啡也可能通过肠胃反射促进排便。但需注意控制饮用量,避免过多引起不适。
6.应用通便药物或辅助工具:
对于短期内需要快速排便的情况,可使用外用开塞露或口服泻剂。这些方法一般能在几分钟至数小时内见效,但不应长期依赖,以免导致肠道功能减弱。泻剂可分为刺激性泻剂(如比沙可啶)和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注意心理状态:
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排便功能紊乱。通过冥想、深呼吸或其他放松技巧来舒缓情绪,有助于改善排便。
上述方法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如存在长期便秘或伴随腹痛、血便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潜在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