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监测血压: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或高风险因素者。正常血压一般低于140/90mmHg,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应尽快联系医生。
2.症状识别:除血压增高外,还需留意其他症状,如头痛、视觉异常(如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尿量减少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3.医学评估与治疗:一旦确认高血压,需要专业医学评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可能包括药物干预。在某些情况下,为防止并发症进一步发展,可能建议住院观察。
4.控制饮食与生活方式: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并进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管理血压。避免刺激性饮料和保证充足休息同样重要。
5.定期产检:孕期检查不仅能监测母体健康,也能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突发高血压在孕晚期应对及时是确保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识别症状、医疗干预及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降低相关风险。
